数字经济助推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
栏目:时事新闻 发布时间:2023-09-18

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(记者魏梦佳)在北京中轴线的最北端,城市地标鼓楼和钟楼前后纵置、静静伫立。步入鼓楼,正在展出的数字互动体验展“时间的故事”,通过光影秀、交互体验等方式诠释古人的宇宙观、时空观,让参观者身临其境领略古老建筑与数字创意碰撞出的时尚火花。

今日之中国,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以大众更可近可感的数字化形态呈现,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视频直播、电子竞技、数字文博等新兴数字文化业态不断涌现,促进了文化消费模式的创新。

在15日举行的2023北京文化论坛上,来自政府、高校、企业及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,围绕数字经济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及风险应对展开探讨。与会嘉宾纷纷表示,数字经济正重塑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和产业生态,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机遇。

“数字经济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,数字化转型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。”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说,数字技术加快了文化产业的内容、模式、业态和场景创新,不仅提升了文化产业的生产效率,让文化生产更快捷,还催生了文化新业态、新模式,使文化内容更“可视化、互动化、沉浸化”。

9月14日,演职人员在北京文化论坛文艺晚会上表演器乐演奏《同舟》。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

9月14日,演职人员在北京文化论坛文艺晚会上表演器乐演奏《同舟》。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

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坚介绍,随着知识更新周期不断加快和信息传播能力极大提升,出版活动可选择内容急剧增加,出版产品的生产周期大幅缩短,中国年出书品种从改革开放时的1.5万种增加到目前的50多万种。

“新技术手段让出版内容的呈现形式不再局限于平面的文字或图画,以更加立体多维、具象化的形式展现,实现沉浸式阅读。”黄志坚说。

云演出、云展览、云课堂……文化消费通过各种互联网平台,满足着大众各类文化需求,使高品质文化产品更具普及性,也催生了更多虚拟文化产品,带动了数字文化消费。《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》显示,2022年中国数字文化产业规模达到1.8万亿元,占文化产业的51.4%,成为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。

观众在北京鼓楼一层观看沉浸光影秀。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

观众在北京鼓楼一层观看沉浸光影秀。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

数字技术也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,让更多人与珍贵文化遗产“亲密接触”。

腾讯集团首席运营官任宇昕表示,近年来,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增强中华文化展示和传播的“在场感”和互动性。例如,基于高精度扫描、游戏引擎、云游戏等技术,实现喜峰口长城的毫米级高精度复刻、敦煌藏经洞的超时空历史复现、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数字化技术研发等,目前还在推进北京中轴线的数字互动展示。

在2023北京文化论坛上,16个“科技赋能文化”的相关项目实现签约,涉及影视、游戏、旅游等多领域。其中,北京大学古籍数字化与智能化开发与利用项目,联合北大及抖音集团力量,着力打造向全社会免费提供古籍阅读服务的数字化平台。目前,该平台已免费开放1600余部古籍,上线分词检索、图文对照、繁简转换、字典释义、文白对照等功能。

根据中国发布的《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》,到“十四五”时期末,中国将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,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、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。到2035年,建成物理分布、逻辑关联、快速链接、高效搜索、全面共享、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,中华文化全景呈现,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。

5月16日,观众在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参观“梵高的世界”全景数字艺术互动大展。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

5月16日,观众在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参观“梵高的世界”全景数字艺术互动大展。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

业内专家坦言,数字化浪潮中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,例如中小型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难题、优质数字文化产品供给不足、不同区域间存在数字文化鸿沟等。
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认为,在数字化时代,仍需提升文化产业新型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,加强依托5G的工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,完善文化产业“云、网、端”基础设施,升级传统文化基础设施。

“面对数字经济浪潮,只有学会与数字经济‘共舞’,才能在融合发展中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最新成果,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。”王一鸣认为,科技创新和跨界融合是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,中国仍应持续推进数字文化产业与智能制造、智慧服务,以及金融、物流、教育、体育等领域融合发展,促进业态、模式和场景创新,以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。